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蒼耳根

蒼耳根

【藥材名稱】蒼耳根【毒】
【拼音名稱】cangergen
【別名】蒼耳根
【科屬】為菊科植物蒼耳或蒙古蒼耳的根。
【產(chǎn)地】分布于全國各地。
【性味】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微苦;平;小毒。
【功能主治】消熱解毒;利濕。主疔瘡;癰疽;丹毒;纏喉風;闌尾炎;宮頸炎;痢疾;腎炎水腫;乳糜尿;風濕曾痛
【用法用量】
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;或搗汁;或熬膏。外用:適量,煎水熏洗;或熬膏涂。
【注意】
《醫(yī)林纂要》:忌豬肉、糯米。
【附方】
1、治一切丁腫:蒼耳根、莖、苗、子,但取一色,燒為灰,醋、泔淀和如泥涂上,干即易之。(《千金方》)
2、治一切廳腫:蒼耳根三兩半,烏梅五個,連須蔥三根。酒二鐘,煎一鐘,熱服取汗。(《秘傳經(jīng)驗方》)
3、治癰疽發(fā)背,無頭惡瘡,腫毒疔癤,風癢臁瘡,牙疼喉痹:采蒼耳根、葉數(shù)擔,洗凈,曬萎,細銼,以大鍋五口。入水煮爛,以篩濾去粗滓,布絹再濾,復(fù)入凈鍋,武火煎滾,文火熬稠,攪成膏,以新罐貯封。每以敷貼,牙疼即敷牙上,喉痹敷舌上或噙化,每日用酒服一匙。(《瀕湖集簡方》萬應(yīng)膏)
4、治纏喉痹風:蒼耳草根,老姜一塊,同研爛濾汁,以溫無灰白酒,和汁服。(《經(jīng)驗良方》)
5、治丹毒流火:鮮蒼耳草根與葉,煎湯,熏洗紅腫處。(《貴陽市秘方驗方》)
6、治高血壓:蒼耳根五錢至一兩。水煎服。(《陜西中草藥》)
7、治痢疾:蒼耳根一兩。煨紅糖水服。(《貴州草藥》)
8、治腎炎水腫:蒼耳根一兩。水煎服或配伍應(yīng)用。(《云南中草藥》)
【化學成份】
含糖甙,有抗癌作用。
【藥理作用】
根的水或甲醇提取物(含甙,融點242℃)能延長接種艾氏腹水癌小鼠的壽命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
1、蒼耳 一年生草本,高20-90cm。根紡錘狀,分枝或不分枝。莖直立不分枝或少有分枝,下部圓柱形, 上部有縱溝,被灰白以糙伏毛。葉互生;有長柄,長3-11cm;葉片三角狀卵形或心表,長4-9cm,寬5-10cm,的全緣,或有3-5不明顯淺裂,先尖或鈍,基出三脈,上面綠色,下面蒼白色,被粗糙或短白伏毛。頭狀花序近于無柄,聚生,單性同株;雄花序球形,,總苞片,總苞片小,1列,密生柔生,花托柱狀,托片倒披針表,小花管狀,先端5齒裂,雄蕊5,花藥長圓狀線形;雌花序卵形,總苞片2-3列,外列苞片小,內(nèi)列苞片大,結(jié)成囊狀卵形,2室的硬體,外面有倒刺毛,頂有2圓錐狀的尖端,小花2朵,無花冠,子房在總苞內(nèi),每室有1花,花柱線形,突出在總苞外。成熟具瘦果的總苞變墅堅硬,卵形或橢圓形,邊同喙部長12-15mm,寬4-7mm,綠色,淡黃色或紅褐色,喙長1.5-2.5mm;瘦果2,倒卵形,瘦果內(nèi)含1顆種子。花花期7-8月,果期9-10月。
2、蒙古蒼耳 本種與蒼耳的區(qū)別是:成離的具瘦果的總苞橢圓形,連喙長18-20mm,寬8-10mm,外面具較疏的總苞刺,總苞刺堅硬,刺長2-5.5mm(通常5mm),基部增粗。
【生境分布】
1、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
(1)生于平原、丘陵、低山、荒野、路邊、溝旁、田邊、草地、村旁等處。
(2)生于干旱山坡或砂質(zhì)荒地。
2、資源分布:
(1)分布于全國各地。
(2)分布于黑龍江、遼寧、內(nèi)蒙古及河北。
【各家論述】
1、《食療本草》:丁腫困重,生搗蒼耳根葉,和小兒尿絞取汁,冷服一升,日三度。
2、《醫(yī)林纂要》:治同蒼耳子,作浴湯去風潤燥。
3、《廣西中藥志》:治咳嗽。
蒼耳根圖片
藥材-蒼耳根
藥材-蒼耳根
蒼耳原生態(tài)
蒼耳原生態(tài)
蒼耳花
蒼耳花
蒼耳圖譜
蒼耳圖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