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用查询国家医保目录2024 | 医疗器械目录2017 | 国家基药目录2018 |批准文号 | 说明书 | 药品价格 | 生产企业
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不灰木

不灰木

【藥材名稱】不灰木
【拼音名稱】buhuimu
【別名】無灰木
【科屬】為硅酸鹽類蛇紋石族礦物蛇紋石石棉。
【產(chǎn)地】分布于黑龍江、遼寧、河北、陜西、青海、新疆、山東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【性味】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甘;寒;無毒。歸肺;膀胱經(jīng)
【功能主治】清熱;除煩;利尿;清肺止咳。主肺熱咳嗽;咽喉腫痛;煩熱陽厥;小便不利;熱痱瘡
【用法用量】
內(nèi)服:入丸、散,或煎服,1.5-3g。外用:適量,研末撒敷。

【采收儲藏】
挖出后,除去雜石。
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
主要成分組成為Mg[Si4O10](OH)8。含氧化鎂(MgO)43%,氧化硅(SiO2)44.1%,水12.9%。

【原形態(tài)】
晶體結(jié)構(gòu)屬單斜晶系。纖維狀個體近平行排列;纖維長20-500mm不等。純凈者白、灰白色,因含少量雜質(zhì)則有時帶綠、黃色調(diào)。條痕白色。半透明,絲絹狀光澤??膳譃闃O細的、具彈性的纖維。硬度2-3(不能磨花玻璃)。相對密度2.36-2.5。含雜質(zhì)時性脆、易斷裂。

【生境分布】
分布于黑龍江、遼寧、河北、陜西、青海、新疆、山東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【性狀】
1、性狀鑒別:本品為纖維狀集合體,呈長條形。長5-18cm,徑0.8-3cm。淡灰色或灰色;條痕白色。表面具縱向細紋理,并常見淺黃棕色斑點;不透明,弱絹絲光澤。質(zhì)硬脆,不易折斷,但易沿縱絲撕裂開。氣微,味淡。本品易被鹽酸腐蝕而變?yōu)榫G色。以纖維狀、色淡灰、有絹絲光澤者為佳。

2、顯微鑒別:透射偏光鏡下:呈纖維狀定向排列,淺黃綠色;多色性明顯;低負突起。干涉色為Ⅰ級灰白至黃色;近平行消光;正延長符號。二軸晶。

【鑒別】
纖維基本上不溶于酸;但遇酸可被腐蝕。研細的粉末狀纖維體在鹽酸中可煮成膠凍狀。從硬度、相對密度低,在酸中煮成膠凍等,可區(qū)別于角閃石石棉。

【各家論述】
1.《開寶本草》:主熱痱瘡,和棗葉、石灰為粉敷身。

2.《綱目》:除煩熱陽厥。

3.《礦物藥與丹藥》:利尿。治小便不利。

4.《綱目》:不灰木,性寒,而同諸熱藥治陰毒。劉河間《宣明方》,治陽絕心腹痞痛,金針丸中亦用服之,蓋寒熱并用,所以調(diào)停陰陽也。

5.《本草拾遺》:"要燒成灰,即研肢,以牛乳煮了,便燒黃牛糞,燒之成灰。

6.《綱目》:"不灰木有木、石二種。石類者,其體堅重,或以紙裹蘸石腦油燃燈,徹夜不成灰,人多用作小刀靶。《開山圖》云:徐無山出不灰之木,生火之石。山在今順天府玉田縣東北。《庚辛玉冊》云:不灰木,陰石也。生西南蠻夷中,黎州、茂州者好,形如針,文全若木,燒之無煙。此皆言石者也。伏深《齊地記》云:東武城有勝火木,其木經(jīng)野火燒之不滅,謂之不灰木。

7.《日下舊聞考》引《析津志》:西山滑石根,名之曰不灰木,以之為粗布,不畏火,今西山有之。
不灰木圖片
不灰木
不灰木
不灰木1
不灰木1
不灰木2
不灰木2
不灰木3
不灰木3
手机药源网 医药招商 网上药店 医药展会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 药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2006-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