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百脈根

百脈根

【藥材名稱】百脈根
【拼音名稱】baimaigen
【別名】黃花草、牛角花、黃瓜草、小花生藤、地羊鵲、斑鳩窩
【科屬】為豆科植物百脈根的根。
【產(chǎn)地】分布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廣西、云南、貴州、甘肅等地。
【性味】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甘;苦;微寒。歸肺經(jīng)
【功能主治】補(bǔ)虛;清熱;止渴。主虛勞;陰虛發(fā)熱;口渴
【用法用量】
內(nèi)服:煎湯,9-18g;或浸酒;或入丸、散。
【采收儲藏】
夏季采收,挖根,洗凈,曬干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
根含黃酮類化合物百脈根素(corniculatusin),百脈根素-3-O-β-D-半乳糖甙(corniculatusin-3-O-β-D-galactoside),3,5,8,3',4'-五羥基-7-甲氧基黃酮(3,5,8,3',4'-pentahydroxy-7-methoxyflavone),棉花皮素-7-甲醚-3-半乳糖甙(gossypetin-7-methylether-3-O-galactoside)。
此外,根還含有非瑟素(fisetin),5-去羥異鼠李素(geraldol),5-去氧山柰酚(5-deoxykaempferol),檸檬素(limoci-tin),3,5,7,4'四羥基-8-甲氧基黃酮(sexangularetin),棉子皮亭(gossypetine)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
百脈根,又名:牛角花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都草、黃金花、五葉草、鳥距草。
多年生草本,高這11~45厘米。莖叢生,被疏的長柔毛或后來無毛。小葉5枚,3小葉位于葉柄的頂端,2小葉常生于葉柄的基部;小葉紙質(zhì),卵形或倒卵形,長5~20毫米,寬3~12毫米,無毛或于兩面主脈上有疏的長柔毛;小葉柄極短,長約1毫米,密被黃色長柔毛。花3~4朵排列成頂生的傘形花序;基部托著3枚葉狀苞片;花長1~1.4厘米;萼黃綠色,近于膜質(zhì),內(nèi)外均被有長硬毛,長約6毫米,萼齒5,披針形,與萼簡等長或較長;花冠黃色,干時或成藍(lán)綠色,旗瓣倒卵形,長9~13毫米,闊4~6毫米,具較長的爪,翼瓣較龍骨瓣稍長,龍骨瓣彎曲約成135°,雄蕊10,成2束;子房無柄,花柱長而彎曲,柱頭頂生。莢果褐色。矩圓筒形,長21~27毫米,闊約3~4毫米,有多數(shù)種子?;ㄆ?~7月。果期8~9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分布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廣西、云南、貴州、甘肅等地。
百脈根圖片
百脈根原植物
百脈根原植物
百脈根原形態(tài)
百脈根原形態(tài)
植物-百脈根
植物-百脈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