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白馬骨根

白馬骨根

【藥材名稱】白馬骨根
【拼音名稱】baimagugen
【別名】路邊金、滿天星、路邊雞、六月冷、曲節(jié)草、路邊荊、魚骨刺、光骨刺、過路黃荊、硬骨柴、天星木、涼粉草、細牙家、白點秤、雞骨頭草、雞腳骨、路邊姜、白金條、雞骨柴、千年勿大、白馬里梢、野黃楊樹、米篩花、凍米柴、月月有、朱米雪、坐山虎、千年樹、白花樹、鐵線樹、黃羊腦、五經(jīng)風(fēng)、雞骨頭柴
【科屬】為茜草科植物白馬骨或六月雪的根。
【產(chǎn)地】分布于我國中部及南部。

【性味】【性味】《草木便方》:"涼。"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(fēng),清熱,利濕。治偏正頭痛。牙痛,喉痛,目赤腫痛,濕熱黃疸,白帶,白蝕。
【用法用量】
內(nèi)服:煎湯,鮮者1~2兩。
【附方】
①治齒痛:路邊荊根一至二兩。水煎去渣,打鴨蛋二枚,同煎服。(《中醫(yī)藥實驗研究》)
②治濕熱黃疸:白馬骨根一兩,小金錢草(天胡荽)一兩。水煎,二次分服。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
③治腸風(fēng),臟毒便血:路邊荊根一至二兩。以豬大腸半斤燉湯,以湯煎藥服。
④治婦人白帶:路邊荊根一至二兩。以豬精肉二、三兩煎湯,以湯煎藥服。
⑤治白濁:路邊荊根一至二兩。米泔水煎服。(③方以下出《中醫(yī)藥實驗研究》)
⑥治小兒疳積、肚大青筋、目中起翳:白馬骨根五至七錢,豬肝二兩。蒸湯,食肝及湯。
⑦治咳嗽痰中帶血:白馬骨根-至二兩,用瘦豬肉二兩燉湯,以湯煎藥服。
⑧治歷節(jié)風(fēng):白馬骨根二至三兩。用豬蹄-只煎湯,以湯煎藥服。(⑥方以下出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
⑨治瘰疬:路邊荊根一至二兩。水煎服,每日一劑,久服有效。(《中醫(yī)藥實驗研究》)
【采收加工】夏、秋采收根部,洗凈。曬干,或鮮用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
1、白馬骨,落葉小灌木,高30-100cm。枝粗壯,灰色。葉對生:有短柄,常聚生于小枝上部;托葉膜質(zhì),先端有錐尖狀裂片數(shù)枚,長.2-2.5mm;葉片倒卵形或倒披針形,長1.5-3cm,寬5-15mm ,先端短尖,基部漸狹,全緣,兩面無毛或下面被疏毛。花無梗,叢生于小枝頂或葉腋;苞片1,斜方狀橢圓形,頂端針尖,長約2mm,白色;萼5裂,理解片三角狀錐尖,長約2.5mm,有睫毛;花冠管狀,白色,長6-8mm,內(nèi)有茸毛1簇,5裂,理解片長圓狀披針形;雄蕊5;雌蕊1,柱頭分叉,子房下位,5棱,圓柱狀。核果近球形,有2個分核?;ㄆ?-6月,果期9-11月。
2、六月雪 本種與白馬骨極相假,惟葉較小,狹橢圓形或橢圓狀倒披針形;萼裂片面性三角形,亦較短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坡、路邊、溪旁、灌木叢中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我國中部及南部。
【栽培】
1、氣候土壤:喜溫暖濕潤氣候,但能耐旱。在丘陵和平壩排水良好的夾砂土栽培較好。
2、種植:用扦插繁殖。四川地區(qū)在10-11月扦插育苗。先挖翻土地,敲細整平,開1.3m寬的畦,然后在畦上開橫溝,溝距25cm,深約13cm,扦插時,選取老株上的健壯枝條,剪成長約16cm的插條,每溝插20-25根,頂端2節(jié)露出畦面,填土壓緊,澆水。培育2-3年后,即可移栽。移栽在春、秋雨季進行。整地與苗床相同。栽時按行距66cm,株距48cm,開深約16cm的穴,每穴栽苗1-2株,填土壓緊。
3、苗期每年淺耕除草4次,在3、5、8、11月進行。追肥3次,在3、5、11月中耕除草后進行,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。移栽后,每年中耕除草3次,在4、7、10月進行。追肥2次,在4月和10月各1次。肥料春季可用人畜糞水,冬季可用土雜肥。
【性狀】
性狀鑒別:(1)白馬骨 根細長圓柱形,有分枝,長短不一,直徑3-8mm,表面深灰色、灰白色或黃褐色,有縱裂隙,栓皮易剝落。粗枝深灰色,表面貌縱裂紋,栓皮易剝落;嫩枝淺顯灰色,微被毛;斷面纖維性,木質(zhì),堅硬。葉對生或簇生,薄弱革質(zhì),黃綠色,卷縮或脫落。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長圓太卵形,長1.5-3cm,寬5-12mm,先端短尖或鈍,基部漸狹成短柄,全緣,兩面羽狀網(wǎng)脈突出。枝端葉間有時可見黃白色花,花萼裂片幾與冠簡等長;偶見近球形的核果。氣微味淡。(2)六月雪 葉狹橢圓形,長7-15mm寬2-5mm,花萼裂片長僅為冠簡之半。
顯微鑒別:白馬骨莖橫切面:木栓層外側(cè)為落皮層。木栓層為數(shù)列木栓細胞。韌皮部較窄,外側(cè)有纖維及石細胞單個或成群斷貫熱電廠列成環(huán),壁木化;有的薄壁細胞含草酸鈣針晶束。形成層不明顯。木質(zhì)部寬廣,老莖可見年輪;導(dǎo)管多單個散在,木射線寬1列細胞,少見3-5列細胞類圓形,壁厚,木化,紋孔及孔溝大多明顯,有的細胞含草酸鈣針晶束。髓部為薄壁細胞,有的中央呈空洞狀。本品質(zhì)薄壁細胞含淀粉粒。白馬骨葉橫切面:表皮細胞類方形,外被角質(zhì)層。柵欄組織2-3列細胞,通過中脈。海綿組織細胞排列疏松,含有草酸鈣針晶束。中脈上、下表皮內(nèi)側(cè)有厚角組織,上表皮可見單細胞非腺毛。中脈維管束外韌型,維管束鞘纖維不連成環(huán)。白馬骨粉末特征:灰綠色。①淀粉粒眾多,單粒類圓形,直徑2-8μm,層紋,臍點不明顯;復(fù)粒多見。②纖維散在或成束,多呈梭形,直徑6-15μm,壁厚,木化。③草酸鈣針晶束散在,或成束存在于薄壁細胞中。④石細胞單個或數(shù)個相連,長橢圓形,長徑約50μm,短徑約15μm,孔溝明顯。⑤非腺毛單細胞。⑥氣孔平軸式。⑦葉表皮細胞具角質(zhì)層紋理。
【鑒別】
(1)取本品粗粉1g,加水10ml,濕浸30min,濾過。取濾液1ml,加α-萘酚乙醇液2滴,搖勻后,沒管壁加濃硫酸0.5ml,交界面現(xiàn)棕紅色環(huán)。(檢查糖類)
(2)取本品粗粉1g,加乙醇20ml,回流30min,濾過,濾液作下述度驗;①取濾液點于慮紙上,干后噴有機酸顯色劑(0.1%甲基紅乙醇溶液5ml,0.1%早基橙水溶液15ml及0.1%石蕊水溶液20ml的混合液),斑點顯紅色。(檢查有機酸)②取濾液5ml,蒸干,殘渣用醋酐1ml溶解,加入1滴濃硫酸,顯紅色至紫紅色,漸就成墨綠色。(檢查甾類)③取濾液1ml,加3%碳酸鈉溶液,在沸水中加熱3min,冷卻,加入重氮化試劑2滴,溶液顯紅色。(檢查酚類)
白馬骨根圖片
白馬骨原形態(tài)
白馬骨原形態(tài)
白馬骨原植物
白馬骨原植物
白馬骨形態(tài)圖
白馬骨形態(tài)圖
白馬骨
白馬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