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頁(yè) > 中藥 > 白竻薳

白竻薳

【藥材名稱】白竻薳
【拼音名稱】baileyuan
【別名】白茨葉、白竻花葉。
【科屬】為五加科植物白竻的嫩枝葉。
【產(chǎn)地】分布廣東、廣西、福建、云南、貴州、四川、江西、湖南等地。
【性味】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苦、辛,微寒。入肺、腎。
【功能主治】治癰腫,療瘡,疥癩,創(chuàng)傷,胃痛。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煎湯洗或搗敷。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。
【附方】
①治腿膿瘍:鮮白竻薳適量,和冷粥搗爛敷患處。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
②治蛇頭疔:鮮白竻薳適量,冷飯少許,共搗爛敷患處。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
③治項(xiàng)癰:鮮白竻花嫩葉加紅糖、食鹽、冷米飯,搗爛外敷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④治胃痛:白竻莖葉五錢,水煎服。(江西《草藥手冊(cè)》)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
葉含蒲公英賽醇及其乙酸酯、β-谷甾醇、卅一烷、卅醇及卅二醇等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
白竻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,又名:風(fēng)黨竻、苦竻蔥(《嶺南采藥錄》),鵝掌竻、白竻花、苦刺、倒鉤刺、三葉刺、臭刺、三爪風(fēng)、三葉五加、白刺藤、刺藤烏、山花蓮、五虎刺、三股風(fēng)、紅蘆刺、三花眉。
多年生攀援狀灌木,高1~7米。樹皮灰白色,枝條具皮孔,有刺。復(fù)葉互生;葉柄長(zhǎng)2~6厘米,常有刺;小葉通常3片,少有5片,紙質(zhì),有短柄;小葉片長(zhǎng)卵形或長(zhǎng)橢圓形,長(zhǎng)4~8厘米,寬2.5~4.5厘米,先端急尖,邊緣有鋸齒,基部楔形。傘形花序頂生,常3~10個(gè)聚合成總狀花序或復(fù)傘形花序,單生者少;花萼具5小齒,無(wú)毛,長(zhǎng)約1.5毫米;花瓣5片,白色帶淡黃色,三角形,長(zhǎng)約2毫米;雄蕊5;雌蕊單一,子房下位,2室,花柱2,中部以下合生。果球形,稍傾向壓扁,長(zhǎng)3~4毫米,黑色?;ㄆ?~8月。果期11~12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于溪邊,山腳、路旁及丘陵地的灌木叢中。分布廣東、廣西、福建、云南、貴州、四川、江西、湖南等地。
白竻薳圖片
白竻薳原生態(tài)
白竻薳原生態(tài)
白竻薳
白竻薳
白竻薳原植物
白竻薳原植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