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桂枝

桂枝

【藥材名稱】桂枝
【拼音名稱】Gui Zhi
【別名】桂枝
【科屬】為樟科常綠喬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。
【產(chǎn)地】福建、臺灣、海南、廣東、廣西、云南等地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(qū)均有栽培,其中尤以廣西栽培為多,大多為人工純林。
【性味】【性味、歸經(jīng)】辛、甘,溫。歸心、肺、膀胱經(jīng)。
【功效】發(fā)汗解肌,溫通經(jīng)脈,助陽化氣。
【中成藥】共有 309 種中成藥使用桂枝: 乳酸依沙吖啶貼 桂龍益腎通絡口服液 壯骨追風酒 寄生追風液 馮了性風濕跌打藥酒 云香精 祛傷消腫酊 黃芪健胃膏 陽和解凝膏 炙甘草合劑等。
【應用】
1、風寒感冒。本品辛甘溫煦,甘溫通陽扶衛(wèi),其開腠發(fā)汗之力較麻黃溫和,而善于宣陽氣于衛(wèi)分,暢營血于肌表,故有助衛(wèi)實表,發(fā)汗解肌,外散風寒之功。對于外感風寒,不論表實無汗、表虛有汗及陽虛受寒者,均宜使用。表虛有汗者,常與白芍、生姜、大棗等同用,以調和營衛(wèi),如桂枝湯;表實無汗者
2、寒凝血滯諸痛證。本品辛散溫通,具有溫通經(jīng)脈,散寒止痛之效。如胸陽不振,心脈瘀阻,胸痹心痛者,桂枝能溫通心陽,常與枳實、薤白同用,如枳實薤白桂枝湯(《金匱要略》);若中焦虛寒,脘腹冷痛,桂枝能溫中散寒止痛,每與白芍、飴糖等同用,如小建中湯(《金匱要略》);若婦女寒凝血滯,月經(jīng)不調,經(jīng)閉痛經(jīng),產(chǎn)后腹痛,桂枝既能溫散血中之寒凝,又可宣導活血藥物,以增強化瘀止痛之效,多與當歸、吳茱萸同用,如溫經(jīng)湯(《金匱要略》);若風寒濕痹,肩臂疼痛,可與附子同用,以祛風散寒、通痹止痛,如桂枝附子湯(《傷寒論》
3、痰飲、蓄水證。本品甘溫,既可溫扶脾陽以助運水,又可溫腎陽、逐寒邪以助膀胱氣化,而行水濕痰飲之邪,為治療痰飲病、蓄水證的常用藥。入脾陽不運,水濕內(nèi)停所致的痰飲病眩暈、心悸、咳嗽者,常與茯苓、白術同用,如苓桂術甘湯(《金匱要略》);若膀胱氣化不行,水腫、小便不利者,每與茯苓、豬苓、澤瀉等同用,如五苓散(《傷寒論》)。
4、心悸。本品辛甘性溫,能助心陽,通血脈,止悸動。如心陽不振,不能宣通血脈,而見心悸動、脈結代者,多與甘草、人參、麥冬等同用,如炙甘草湯(《傷寒論》)。若陰寒內(nèi)盛,引動下焦沖氣,上凌心胸所致奔豚,常重用本品,如桂枝加桂湯。
【用法用量】煎服,3~9g。
【注意事項】熱病高熱,陰虛火旺,血熱妄行者禁服。孕婦及月經(jīng)過多者慎服。
【采收加工】肉桂定植2年后,采折嫩枝,去葉,曬干?;蛉∪夤饦淇撤ズ蠖嘤嗟拿忍Y從齊地面處剪斷或取修枝、間伐的枝條,曬干。
【炮制工藝】除去雜質,稍泡,洗凈,潤透,切薄片,晾干。
【現(xiàn)代研究】
1、化學成分:本品含揮發(fā)油,其主要成分為桂皮醛。另外尚含有酚類、有機酸、多糖、苷類、香豆精及鞣質等。
2、藥理作用:桂枝水煎劑及桂皮醛有降溫、解熱的作用。桂枝煎劑及乙醇浸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白色葡萄球菌、傷寒桿菌、常見致病皮膚真菌、痢疾桿菌、腸炎沙門氏菌、霍亂弧菌、流感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。桂皮油、桂皮醛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,桂皮油有健胃、緩解胃腸痙攣及利尿、強心等作用。桂皮醛有鎮(zhèn)痛、鎮(zhèn)靜、抗驚厥作用。揮發(fā)油有止咳、祛痰作用。
【臨床應用】
1、以桂枝15克、白芍20克、炙甘草15克、大棗5枚、生姜3片、田七6克(磨服)、黃芪30克為主方,隨證加減,治療房室傳導阻滯,取得了較好的效果。(《江西中醫(yī)藥》1999.30(6):56)
2、以桂枝、杏仁各15克,白芍30克,生姜、大棗、厚樸各12克,炙甘草10克為基本方,隨證加減,治療肺心病效果顯著。(《實用中醫(yī)藥雜志》2000,16(5):17)
3、治療原發(fā)性低血壓,以桂枝20g、炙甘草10g為基本方,氣虛者加黃芪,血虛者加當歸,陰虛者加五味子、麥冬。(《實用中醫(yī)藥雜志》2001,17(6):20)
4、以桂枝、杏仁、生姜、白芍各9克,炙甘草、炙厚樸各6克,大棗12枚為基本方,隨證加減,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有效。(《四川中醫(yī)》1998,16(9):42)
桂枝圖片
桂枝飲片
桂枝飲片
桂枝飲片
桂枝飲片
桂枝甘草茶
桂枝甘草茶
甘草桂枝糯米粥
甘草桂枝糯米粥